中国教育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培养出可以理解并服从任何管理规则的人才,这是西方教育做不到的。
在国内的中学,学生们每一天要做的事都被安排得充实而紧凑,他们要准时地起床、跑操、吃早饭、上自习、午休,并且一切的集体活动都需要以整齐划一的队列为开始。
显然,大多数天性散漫且自以为是的学生并不喜欢这样的管理,他们声称自己的可支配时间被剥夺。
事实上,当他们步入社会就会发现,正是这样规规矩矩的校园生活,让他们能够轻易地适应并遵守任何一家公司的上班方式,就算是频繁跳槽甚至变更所在行业,也很少产生难以适应新环境的困扰,往往三天之内就能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和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是几乎同步的,我们国家培养出来的人才适应性极强,任何行业、公司只要需要,招来就能用。
西方人是无法理解这个现象的,在欧美诸国,那些由自由平等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价值观已经和宗教一样变成了封建迷信,以至于西方人固执地认为教育必须讲自由和平等,然而无数的实践却证明,在教育事业中,泛滥的自由只会让学生懒惰散漫,过度的平等则会让学生无法无天,最后西方不得不把这样的乱象美化为“快乐教育”。
只可惜,现实是无情的,以美国为例,即使他们的高等教育水平不俗,但人才方面还是要从其他国家引进,否则谷歌苹果微软这些大公司就无以为继,美国本土的人才根本无法变现为生产力,学识再高也不行,连按时上班都无法做到。
这就是西方教育的失败之处。
因此,中式教育的先进,并不在于学生的学识,现在人类的通讯技术很发达,大家的聪明才智都差不多,但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就是比西方人适应性更强,也更善于面对不确定性以及消化工作压力。
可以说,看清了中国在教育方面的绝对优势,基本就能摸清中国这几十年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密码。
当然,西方人也不是傻,人家知道中国教育的厉害,只是学不来,于是只好长期地抵毁咱们的教育制度,发明了一堆诸如“填鸭式教育”的贬义词来否定中国的教育方式,并且试图在中国推行所谓的“快乐教育”,彻底打断中国崛起的进程,用心之险恶令人发指。
作为中国人,我们要坚信,中国的教育制度是正确的,中国这个国家是有前途的,只要我们保持清醒,西方的阴谋必定无法得逞。
- 最新
- 最热
只看作者